首页 资讯 正文

稻香里的文明密码:和美乡村绽幸福之花

体育正文 138 0

稻香里的文明密码:和美乡村绽幸福之花

稻香里的文明密码:和美乡村绽幸福之花

中新网(zhōngxīnwǎng)兴安盟6月16日电 题:稻香里的文明密码:和美乡村绽幸福(xìngfú)之花 远山(yuǎnshān)如黛,稻田如镜,绿油油的稻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。炊烟从(cóng)村里的东南角升起,在邻居的闲聊中,三合村渐渐进入夏夜的美好…… 不久前,内蒙古自治区(nèiménggǔzìzhìqū)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三合村荣获“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”称号。近日,记者探访了这座透着江南雅致的(de)东北新农村。 图为三合村稻田(dàotián)俯瞰图。 宝音德力格尔 摄 特色文旅盘活(pánhuó)乡村产业 走进三合村,整齐划一的朝鲜族民居和清新幽静的小桥流水映入眼帘(yìngrùyǎnlián),沿着民族风情步行街(bùxíngjiē)的石板路(shíbǎnlù)前行,有游人赏花,有新人拍照,有孩子研学…… 近几年,三合村以朝鲜族特色村寨、水稻观光(guānguāng)和传统民俗为载体,全面盘活村里(cūnlǐ)的闲置资源。 “我们通过有偿退出、合作建房(jiànfáng)的形式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权,创新‘村企合作’模式,引进文旅业态(yètài);利用闲置庭院经营(jīngyíng)特色餐饮、精品民宿、研学体验、艺术摄影(yìshùshèyǐng)等‘农业+文旅’产业;推动花园、果园、菜园、游园等庭院经济建设。”三合村党支部书记许忠峰介绍,全村现有各类经营主体43家,其中(qízhōng)特色产业经营主体16家。 夏日是三合村(cūn)最热闹的时候,文化节、捕鱼节、音乐节、“一起去(qù)村游”、户外打卡定向赛等系列活动,吸引了各地游客。 “这里距离市区近,下班跟家人(jiārén)、朋友来吃一碗朝鲜冷面,尝尝泡菜,觉得很幸福。”乌兰浩特市(wūlánhàotèshì)市民施颖说。 2024年,三合村(cūn)接待游客70万人次,旅游收入超200万元,村集体(jítǐ)经营性收入超40万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万元。 图为(túwèi)夏季文体(wéntǐ)赛事在三合村民族风情步行街举办。 乌兰浩特市委宣传部供图 “美丽(měilì)建设”助力美丽乡村 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自豪地说(dìshuō):“我家住在三合村。” 近年来,三合村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推进“美丽乡村建设”“城乡环卫一体化”和(hé)三合村沟渠整治(zhěngzhì)等项目。 现在,村里已实现路(lù)、桥、水(shuǐ)、电、通信、视频(shìpín)监控全覆盖,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5%,自来水普及率达100%,亮化工程覆盖全村,主街巷道夜间照明无死角。 许忠峰说:“我们组建了环卫清理小组,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、河道清淤和村庄绿化工作,持续(chíxù)优化村屯(cūntún)环境。” 图为三合村互助养老餐厅。 乌兰浩特市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供图 “合作(hézuò)共餐”打造老年互助联盟 走进三合(sānhé)村互助养老餐厅,200平方米的空间可容纳40位(wèi)老人同时就餐。 2023年(nián)5月,三合村整合资源,打造“合作共餐”模式——低龄老人轮流备餐烹饪,高龄老人享受服务(fúwù),形成“共备—共制—共餐”的全流程互助(hùzhù)联盟机制。 村里的老人作为互助联盟召集人,每天带领大家制作打糕、辣白菜等(děng)民族美食,在烟火气中延续文化(wénhuà)记忆。 67岁的姜信淑主动承担起餐厅卫生管理(guǎnlǐ),她说:“帮衬高龄老人,自己也过得充实,这(zhè)叫‘低龄存时间,高龄换服务’。”现在,20余位低龄老人志愿者(zhìyuànzhě)成为三合村养老服务体系的“主力军”。 2024年,三合村开展养老(yǎnglǎo)助学、特色(tèsè)文体、全民阅读、鸿雁送书等活动近百次,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(yúréncì),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 针对村内中高龄、独居老人占比高的现状,三合(sānhé)村两委联合(liánhé)驻村工作队、村医组成“一巡二看三问”志愿服务队,每周上门巡访特殊老人,并对接超市、饭店(fàndiàn)等社会资源,提供代购、送餐、送药等服务。 “老人是村里的宝贵资源(zīyuán)。我们在(zài)开展公共服务过程中,更加注重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”许忠峰表示。(完)
稻香里的文明密码:和美乡村绽幸福之花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